茶,作为世界三大主要饮料其修身养性的功效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专家的注意。而普洱更是以茶中之王而著称。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又由于云南常年适宜的气温及高地土壤养分富裕,故使得普洱的营养价值颇高
一、什么是普洱茶 茶,作为世界三大主要饮料其修身养性的功效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专家的注意。而普洱更是以茶中之王而著称。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又由于云南常年适宜的气温及高地土壤养分富裕,故使得普洱的营养价值颇高。 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效及保健功能。《梵天庐丛录 》( 柴萼 , 箸于公元 1925 年 ) 云:“普洱茶 , 性温味香 , 治百病 , 蒸制以竹苈成团裹 , 价等兼金”。 因此, 普洱茶作为传统饮料,除能止渴生津和提神外,还被国内及 海外侨泡,港澳同胞当作养生妙品。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 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 . 民间有“武侯遗种”( 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 ) 的说法 , 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 , 至少已有 1700 多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 , 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 皆因茶质优良。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 , 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 , 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 , 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 , 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 , 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渥堆转熟的 , 就成为“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 , 待其味质稳净 , 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 2-3 年。 干仓陈放5-8年的熟茶已被誉为上品。“ 生茶”是指毛茶不经过渥堆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 , 至少需要 5-8 年才适合食用。但是完全稳熟后的生茶 , 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 , 且时间越长 , 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 , 由此形成普洱茶 越陈越 香,也养成了普洱爱好者爱收藏普洱茶的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变化 , 现在的普洱茶与过去相比,制作工序上有所改变 , 产品也有所不同 , 但其风格和品质依照。 历史上普洱茶 , 是指以“六大茶山”为主的西双版纳生产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 , 以及由青毛茶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方茶、普洱沱茶、七子饼茶、藏销紧压茶、圆茶、竹筒茶、拼装散茶等。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中 , 普洱茶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 , 形成自己特有的产品系列。 二、普洱茶的种类 - 散茶: 普洱茶仍旧保持其茶叶原本的零散的叶形,没有经过重力紧压,没有被压制成特殊的形状,为散茶。散置的普洱茶有利于初识普洱着仔细观察叶片的外形,色泽,方便触摸叶片,感觉普洱茶叶的手感。 - 紧压茶 :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重力紧压成某些形状如圆形饼状(勐海大益牌七子饼茶),大小不同的沱型(下关沱茶),方茶(云南茶厂的方茶),砖茶(云南畜产品进出口公司的普洱砖茶)。紧压茶据说是为了方便运输及良好储存而发明的。许多的生茶被制成饼茶的形状,而熟茶多为砖型,长时间被压制在砖中部的茶叶有更好的自然后发酵条件而使得其有更好的口感。 普洱按照制作工艺可分为 2 种: - 生普 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为生茶。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色味,汤色较浅或黄绿。生茶适合热爱普洱的人士长久储藏,可以陈放在家中,年复一年看着生普洱叶子颜色的渐渐变深,香味越来越醇,就象人生履历的累计,有着说不尽的乐趣和兴奋。当然普洱的价值也将随之年年上升。 - 熟普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称谓熟茶。 1973 年勐海茶厂与昆明茶厂联合研制渥堆发酵法成功之后,当年昆明茶厂生产的茶砖因其茶汤金黄润泽,参枣味浓郁,被受普洱茶人推崇。熟普具有温和的茶性,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更适合日常饮用。当然,如果您有块质量上乘的熟普,熟普也是值得珍藏的,同样熟普的香味也仍会随着陈化的时间而变得越来越柔顺,浓郁。 普洱茶按照发酵环境又可分为 2 种: - 干仓普洱 : 陈放在干燥环境中而使其发酵的普洱称为干仓普洱。优质的普洱在其发酵及自然陈化的过程中总是被小心陈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普洱的卫生质量,没有霉点。干仓陈放的普洱口味较为温和,但有更好的卫生质量及健康保障。 - 湿仓普洱 : 陈放在潮湿的环境中而使其发酵的普洱称为湿仓普洱。通常湿仓普洱被陈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封闭的地窖里使其加速发酵。湿仓发酵缩短了其因有的发酵时间,口味更为浓郁,但通常会有霉变发生,茶面上见霉菌或问起来有霉变的气味,其卫生情况较差。 三、普洱茶的香气 好的普洱茶可以具有许多细腻微妙的香气物质,在香型上主要分为:兰香、枣香、荷香、樟香. 樟香:云南各地有高大的樟树林,这些樟树多数高达一、二十余丈,在大樟树底下的空间,最适合普洱茶的种植生长,大樟树可以提供茶树适当的遮荫机会,在樟树环境下可以减少茶树的病虫害发生。更可贵的是普洱茶树的根,与樟树根在地底下交错生长,使茶叶有了樟树香气。同时樟树枝叶也会散发樟香,茶树更直接吸收了樟香气,贮存于叶片中。 荷香:采摘云南大叶种茶叶幼嫩的芽茶,经过适当度的陈化后发酵,好的幼嫩的芽茶去掉浓烈的青叶香,自然而留下淡淡的荷香,荷香属于飘汤茶香。 兰香:新鲜的普洱茶青那股青叶香,经过长期陈化后,由青叶香而转为青香,那些种植在樟树林下的茶树,得到樟香的参化,樟香较弱者而融合青香成为兰香,兰香是普洱茶中最珍贵的茶香。 枣香:只有生长在植被非常茂盛,经常云雾缭绕而且有野生枣树的环境中的茶树才能产生这种香气,由于经常有落叶,久而久之形成了天然肥料,茶树根系吸收了这些肥料,加上茶叶吸收雾气,于是茶叶形成特殊的枣香气。 四、普洱茶的品尝 好的普洱茶有四要,一要清(味道要清,不可有霉味),二要纯(茶色要棘红,不能像墨汁),三要正(存放干仓,不可潮湿),四要气(口味温和,不可五味杂陈)。我们强调。普洱茶的好坏不能完全以年代来评比,好的普洱茶喝了喉头生津,喝了才知。 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数种的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味道共同。 甜--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梦寐以求的。经过长期陈化,普洱茶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出甜的味道。上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越明显。茶中的淡然甜意清雅且对健康无害,与浓糖的甜腻有所区别,只有以生茶茶菁制造成的普洱茶品,其茶汤中的甜味,为纯正清雅,也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淡然而悠然,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 苦--苦和涩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古代称茶为「苦茶」,苦本是茶的原味,普洱茶之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从略带苦意的茶汤,达到回甘喉韵功效。以比较幼嫩等级的茶菁所制成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 涩--常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老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以其苦涩的程度区别二者,是最具体辨别方法。 酸、 水--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普洱茶应尽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水味带给人稀弱败坏而不新鲜的感觉。 无味--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 五、普洱茶的鉴别 如何挑选普洱茶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有许多保健功效,且它的减肥降脂、暖胃护胃功效果为明显,但是为了能够达到喝茶健身的作用我们是不是首先需要保证普洱茶的质量呢?茶面上见有霉变的茶是否可以喝呢? 普洱茶的生产在云南,通常目前存在历史较悠久且知名的茶厂有 勐海茶厂,下关茶厂 ,等, 鉴别普洱茶的基本特征: 色泽褐红,条索整齐紧结,口感甘滑、醇厚、活顺,喝来令人愉快舒适。 普洱茶的质量通常体现在普洱茶的外形和内质两方面上: 外形辨别: 普洱散茶:一般分特级及一至十级普洱。从外形上讲: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因采用大叶种为原料)。普洱散茶的级别是按嫩度为基础的,嫩度越高的级别也就越高。衡量嫩度看 3点: 1)芽头多,毫显,嫩度高。 2)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嫩度高。 3)色泽光润 ,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好,色泽干枯的嫩度差。 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形状匀整端正;棱角整齐,不缺变少角;厚薄一致,松紧适度;模纹清晰,条索整齐紧结;色泽以黑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表面有霉花,霉点的普洱茶均为劣质。 内质辨别: 汤色:明亮,红浓,红褐色。如汤色红浓剔透是高品质普洱茶,犹如红酒一杯;深红,红褐的汤色均为正常。黄,橙色或浅,或暗黑浑浊的为劣质。 香气:主要看香气的纯度,区别霉味与陈香味。霉味是一种变质的味道,使人不愉快。陈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多种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物质产生的一种综合香气。有的似桂圆香,红枣香,槟榔香等,总之是令人愉快的香气。普洱茶香气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洱茶的陈韵。所以陈香味与霉味是不同的。如有霉味,酸味,或其他异味,香味等为不正常。 滋味:普洱茶的滋味要醇和,爽滑,甘甜。指刺激性不强,没有涩味,口感很舒服。回甘是指茶汤浓而刺激性不强,茶汤入口以后舌根有明显的回甜味。 总之, 中华茶网建议您喝茶要寻求自然,喝着自己觉得口感舒畅自然的茶一般都是好茶。 六、普洱茶的功效 “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天然的最佳中药配方”营养学家于若木赞赏为。除了我们所提到的所有的 营养价值 及 保健功能 ,如 抗衰老 , 保护心血管系统 , 抗癌 , 保护骨骼健康 , 口腔健康 , 皮肤健康 ,等。这里我们将要讨论一下普洱茶其突出的保健功效。 普洱茶的功效,早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中医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气、延年益寿等功效。又由于普洱茶经历了生茶到熟茶的转变过程,其生茶具有祛风解表、清头目等功效,而熟茶又有下气、利水、通便等沉降功效。故普洱一直被誉为一种攻补兼备的良药。 现代医学对茶的功效研究已有近20项:即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抑菌消炎、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毒、抗辐射、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预防便秘、解酒等。其中普洱茶的 暖胃、 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 尤为突出。 许多医学实验证明,持续以恒的喝普洱茶能降低血脂尽 30% (当然视个体而不同),在克雷泰伊的莫道尔医院给 20 位血液脂肪过多的病人,一天喝3碗云南沱茶,一个月后,发现病人血液中的脂肪几乎减少了 1/4 ,而饮同样数量的其它茶的病人血液脂肪则无明显变化 [ 贝纳尔贾克托教授。巴黎亨利伦多医院 ] 普洱茶与脂肪的代谢有很深的关连。根据研究资料显示,因为它经过独特的发酵过程,可以提高酵素分解腰腹部脂肪的功能。 普洱茶中的麴菌含有微量脂肪分解酵的脂肪酶,这对脂肪分解具有效用。【中國茶藝入門 - 12 頁,日本 · 柳澤彥著 章學儂編譯】麴菌后发酵普洱茶可抑制体重增加,減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健康 - 1985 年 12 月日本杂志】 越来越多的关于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在进行,基于几千年中国普洱茶的饮用经验, 中华茶网总是建议您常喝茶,但是要喝卫生及质量有保障的茶。喝茶要顺其自然,在您最舒适,最想喝的时候喝茶,才会促使您走向一个身与心都十分健康的生活... 七、普洱茶的五大特点 1、产地特点 普洱茶的原产地在澜沧江畔的各大茶山,这里云雾缭绕,温暖湿润,山高林密,地广人稀,远离污染,这里出产的茶被誉为“大自然孕育而成的天然绿色食品”。这里的土壤是由花岗岩、紫色岩和砂石等岩石长期风化发育而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持水量大,透气性好,土层深厚。特殊的地质和气候,使生长于这里的茶树四季都能发芽,且茶芽肥厚柔嫩,是茶树生长独一无二的宝地。 2、品种特点 普洱茶内含各种丰富物质,有益化学成份含量高,医疗保健功效强。据茶叶科学研究资料显示:云南大叶群体的水浸出物达48.75%;茶多酚32.5%;儿茶素总量179.54(mg/g)。与外地名茶相比,云南大叶种茶茶叶的水浸出物高出3~5个百分点,茶多酚高5~7个百分点,每克的儿茶素含量高出30~60 mg。独特的优良原料,是形成普洱茶独特品质风格的物质基础。 3、形状及包装特点 除散茶外,经蒸压可制成形状各异之紧压茶,常见的有饼茶、沱茶、方茶、砖茶、心型茶、瓜茶、葫芦茶、竹筒茶等。包装材料采用笋叶、竹篮、扎篾,既通风透气以利后发酵,又充满古朴韵味,便于运输、饮用及保存。 4、品质特点 著名茶人邓时海先生以“香、甜、甘、苦、涩、津、气、陈”八字来概括普洱茶的品质。普洱茶品质最根本的特征出自于它是“能喝的古董”。茶叶一般来说都有要喝新鲜的,但普洱茶是茶叶中惟一有生命力的茶叶,它可以在自然中呼吸,在空气中持续发酵,存放越久茶香越醇,是云南大叶种特有的独特香型,它滋味浓烈,醇厚稳健,汤色红浓明亮,越陈越香,随着陈期的延伸,品质越佳,百年珍品,价比黄金。 5、饮用特点 普洱茶是最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的茶类,其饮用方法异彩纷呈。在云南,少数民族多喜欢用“混饮法”,即在普洱茶中添加喜欢的辅料,如藏族的酥油茶;汉族则更喜欢“清饮法”,即不加任何辅料来冲泡。清饮法看似简单,实则极讲究技巧,只有深刻理解普洱茶的茶性,才能得心应手地泡出普洱茶的色、香、味、滋、韵、气。由深通茶艺者,用紫砂壶冲泡陈年普洱茶,可泡20余泡,其味不减,其色仍艳。 八、普洱茶的收藏 好多人喝茶多喜欢喝铁观音,可是从去年开始,不少的老茶客又有了一个新的喜好,那就是喝普洱茶。的确刚刚过去的2005年,对于云南的普洱茶来说,是一个风光年,十六茶山纪念版普洱茶盒以16万元拍卖成功,鲁迅先生收藏的3克普洱茶拍出了1.2万元的高价,在首届广东普洱茶精品交易会所评出“青饼茶王”被加拿大商人以8.8万元买走,“熟饼(陈年)茶王”拍得12.5万元,100克装的“陈年散茶茶王”则以19.8万元被郑州商人买走。商业行为加上传媒追捧,一场普洱茶饮用和收藏的热潮由此被引发。然而,在诱人的利益面前,普洱茶的“包容和气”精神却并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有着千年发展历史的普洱茶,昔日曾被人们贬称为“伯父茶”,意思是只有老人才饮用的茶。可如今,各茶叶销售点都把普洱茶摆到了最明显的位置,其价格也在数年间一路飚升了。 普洱茶源自云南,但把普洱茶收藏放旧后才拿来饮用是粤、港两地数十年来的传统,因为当地很多人都知道普洱茶愈放得久愈好喝,且茶性较温和,不寒不热、老少合适、四季皆宜,香港更被喻为陈年普洱茶的发源地。 近年随着广大茶人在推广普洱茶文化上的不懈努力,内地掀起了一股普洱茶热潮,收藏与品饮之风日渐向内地渗透。 实际上,在收藏普洱茶上会涉及到一些专门学问,茶品从选购、储存以至品饮,都需要以一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普洱茶的收藏不能盲目,原料、制作、储藏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茶的品质优劣。只有品质优异的茶品才值得去收藏。 与现时国内消耗量极大的铁观音相比,在云南省,普洱茶年产量约10万吨,与铁观音年产80万吨相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价格上,普洱茶与铁观音相比,差距甚远,优质铁观音的价格与优质普洱茶之间至少有数倍空间。加上普洱茶特有的可长期存放收藏的特点,令普洱茶作为一种投资商品成为可能。 普洱茶,注重的是茶品以后的升值潜力,因此在挑选茶品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品质,其次是品牌。没有好的品质作支撑,品牌再响也是枉然;只有好品质而品牌默默无闻的,也不利于在市场上大量流通。 普洱茶品质的优劣由以下三个条件决定: 茶品原料:云南大叶种茶树可简单的分为灌木型和乔木型。灌木型茶树属于浅根性植物,无主根,根系只横向生长在土壤表面,吸取到的养分有限;乔木型茶树属于深根性植物,吸取到的养分较灌木茶树充足。因此乔木茶是首选。 近年来饮食方面皆崇尚健康、绿色食品。但因近年茶叶市场需求量大增,令茶价急升,一些茶农和茶厂为求产量,不惜施用化学肥料、喷洒农药来加快茶树生长速度,频繁采收,全然不顾茶青品质的下滑。所以在选择茶品时应选具有绿色、有机认证的生产厂商以乔木原料所产制的茶品。 制作工艺:普洱茶从制作工艺分为生茶和渥堆茶。渥堆茶是30多年前研制出来的新工艺,利于现饮,在日后陈化过程中的口感变化较少;生茶是传统晒青制法,在日后的陈化过程中口感变化丰富。一般来说,晒青生茶比渥堆茶更具升值潜力。 仓储:普洱茶的储存实际上是时间上的等待和陈化。无论是准备购进的茶品还是购买后的存放,仓储条件都是非常重要的。准备购进投资的茶品一定要仓储良好,干仓尤佳。购买后只要存放于常温遮光、通风干燥、无异味的空间即可。 在选择茶品时,品牌也很重要,很多投资者都懂得选购知名大厂的茶品,因为其历史悠久,名气大。在选择老茶品时这样做非常正确,但在选择新茶品时他们都没有考虑到:知名大厂近几年产制的新茶品基本上未消耗过,都囤积在投资者手中,存量非常庞大,日后释放出来时将会造成很大冲击,直接限制了升值空间。 普洱茶市场的发展最终是要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今后在质量监管、卫生鉴定及控制方面一定会越来越严格,谁能在坚持传统生产工艺的同时又拿到品质认证(1SO系列认证、绿色、有机认证等),产品符合国际标准,谁就有机会成为行业龙头。如能有预见地大量收藏这类企业的优质茶品,待其发展壮大后,便可悠然享受由此带来的投资升值乐趣。 总的来说,不论是收藏还是投资,如能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普洱茶,必可从中寻得茶品增值之外的价值。 九、普洱茶的冲泡 普洱茶冲泡方法也称为行茶法,自成一体,独具风韵,一招一式不仅是行茶过程,还表达着特定的含义,给品尝者感官与精神的享受。泡茶器具主要使用盖碗杯和紫砂壶,以紫砂壶为例冲泡普洱茶,行茶通常有九个步聚: 孟臣温暖:“孟臣”一词,取自明朝紫砂壶工艺大师惠孟臣所制“孟臣壶”。将煮沸的水倒入壶中,把壶温热后又将壶水倒至水方中。先行温壶,意在沸水冲泡茶叶时不至于冷热悬殊。 佳茗鉴赏:用茶则、茶荷盛起将冲泡之茶,请客人鉴评、观赏。 普洱入宫:将茶则所盛的普洱茶待客人赏后拨入壶中,投茶量视人数而定,一般投茶5克左右,6人以上可投茶10克。 游龙戏水:第一开茶冲泡,将煮沸的开水成45度角定点冲注入茶壶中,使壶中的普洱茶随高温水流快速翻滚,以将紧结的茶叶泡松,并洗涤粉尘,然后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再逐一倒入茶杯温杯。 祥龙行雨:第二开茶冲泡,将煮沸的开水由右向左以画圆的方式快速注入壶中,均匀冲泡茶叶。冲泡时间视茶汤颜色,适当增减。这样泡出的茶汤才会浓淡适度,汤色红艳,圆滑回甘。 汤入茶海:将壶中冲泡的普洱茶汤倒入茶海(公道杯)中。浓红透亮的茶汤倒入茶海中,云蒸雾绕,陈香散发,请客人观赏,共同分享。 凤凰行礼:把壶中剩余的茶汤全部倒入公道杯中,以凤凰三点头的姿势,表示向客人频频点头行礼致意。 普降甘霖: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平均斟入每位客人的茶杯中,茶汤以满七分为度。倒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敬意和泡茶人自己的谦虚。 奉茶敬客:将装有茶水的杯子放在茶托中,一一奉献给客人,让客人细细品味,领悟普洱茶的陈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