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普洱茶是抗癌保健饮料 |
 |
|
发布时间 2008-03-20 |
 |
中国云南省的思普区,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普洱茶”是从古代传下来的名称,今天是泛指云南省的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及临沧等地出产的大叶茶,与中国东部地区各省出产的小叶茶相比,具有其独特性 思茅地区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黄桂枢所长在其论文《云甫普洱茶史与茶文化略考》中提到,“茶叶是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饮茶对人体有解渴、提神、明目、利尿、解毒、解油腻,助消化等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成了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传统饮料与茶有关的茶文化,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幸福,愉快和美的艺术享受,随着茶文化在国内国际空间的日益发展和交流,普洱茶已各方位显示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对普洱茶的功效、价值及发展前景,已作了全面的概括,本文是从普洱茶的抗癌保健功效方面提供一些研究资料及体会 十多年来,我们以细胞培养及电子显微镜方法,对普洱茶的抗癌作用进行了观察于1989年8月29日云南日报上,我们公开提出了饮茶能防癌的科学证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肿瘤学术会议上,许多专家探讨了茶的抗辐射功效,在会议纪要中首次提倡将饮茶作为预防癌症的方法之一1991年在亚太地区国际肿瘤学术会议上,我们公开展示了普洱茶抗癌作用的科研成果及产品从此,普洱茶不仅是世界闻名的饮料,而且它的防癌保健,减肥益寿的功效,也渐为人们接受及认可 1993年4月,9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到思茅举行了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参加了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盛会,普洱茶的抗癌保健及减肥益寿问题又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 要认识普洱茶的防癌健身价值,可以从以下列举的一些科学研究资料加以探讨,首先从肿瘤流行99学及病因学角度来考虑 各国肿瘤流行病学家经过多年大量的调查研究,认识到癌症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许多国家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据七十年代的统计,全世界近40亿人口中,每年死于恶性肿瘤者约为400万人左右我国每年约有70--8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预防癌症已成为广大人民的迫切期望 恶性肿瘤的分布有显著的地区性差别,以食管癌为例,它在世界上有明显的高发区从地图上看,食管癌的高发区呈带状分布,从我国的太行山起向西,经过陕西、甘肃、新疆到哈萨克,从土库曼、乌兹别克及阿富汗到伊朗,许多专家认为,癌症发病的地理差别与土壤及饮食因素有密切关系我国恶性肿瘤总死亡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云南省是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较低的省份思茅、临沧及西双版纳等又是我省恶性肿瘤死亡率较低的地州这些基本资料已载入七十年代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仲瘤地图集》及《云南省恶性肿瘤分布图》为何思茅普洱等地恶性肿瘤较少?虽然涉及因素很多,但不能不考虑到与这些地区的土壤气候特点、独产的茶叶品种以及广大人群长期饮用这种茶叶等因素有关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常年饮用这种茶,吸收了茶叶的化学成份进入体内,茶叶中的各种成分滋养了这里的人民,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癌症的发生频率当然这样的联想及假设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来加以证实中国抗癌报1989年1月5日第三版黄延柞先生报道,日本为全世界胃癌最高发区,但其静岗县因为产茶,居民饮茶,该县人群的胃癌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县该报同年6月5日第四版张志学先生报道,从日本厚生省发表的资料来看,产茶地区人群的恶性肿瘤总发病率、胃癌及肝癌发病率均比非产茶地区明显较低,肺癌死亡率在世界各国均逐年升高,男性肺癌死亡率远高于女性,与男性吸烟较多有关 |
|
|
|
|
 |
爱喝绿茶的女性注意了 |
|
 |
红茶小常识 |
|
 |
绿茶知识 |
|
 |
乌龙茶 |
|
 |
绿茶(炒青绿茶)的加工过程 |
|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
|
|
|
|
 |
从泡茶看人际关系 |
|
 |
湘式茶叶熏制腊味 |
|
 |
回品陶陶 |
|
 |
广州茶叶外贸小史 |
|
 |
老舍与茶 |
|
 |
茶叶虾 |
| |
|
|
|
 |
|
 |
珍品赏析:紫泥清韵 |
|
 |
古代茶器具趣名集释 |
|
 |
如何养壶 |
|
 |
国色天香 |
|
 |
抽角重权壶 |
|
 |
佛教圣地组壶 |
| |
|
|